作家部落 张戬炜

    40、譇 挐  

     

    一个人,拎起来一条,放下去一滩。骂他他不改,说他他不听,打他他不怕,劝他他不醒。这种人,常州人叫“呒抓拿”,意思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    叶名琛,湖北汉阳人。道光进士。历任广东布政使、两广总督等职,官至协办大学士。史称“六不”相爷。据吾郡才子薛福成老师记载,清咸丰七年(公元1857年)九月,英法联军抵达广东海面,炮指广州。叶名琛只当不看见。十一月十二日,联军最后通牒,限48小时出降。叶名琛只当不听见。英法联军遂于十四日占领广州,并把他抓了。叶名琛只当自己不是俘虏。在敌营中吟诗填词、作书绘画,日诵《吕祖经》不辍。直到咸丰九年(公元1859年)三月病殁。时人评他的对敌斗争经验曰:“不战不和不守,不死不降不走。”事见《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》:“时人读其诗,未尝不哀其志,而憾其玩敌误国之咎也。因为之语曰,不战不和不守,不死不降不走。相臣度量,疆臣抱负,古之所无,今亦罕有。盖反言以嘲之云……”

    这样一个官至相位并兼两广总督的大人物,拿出“六不”这种办法对付敌人,可谓奇观。亦可为常州话的“呒抓拿”作个形象的注脚。

    如今来看,“抓”、“拿”这两字用在叶名琛身上,倒是贴切。滑稽的是,被洋鬼子抓住了、拿下了,他没有虽败犹勇的豪气,也没有败军之将的窝囊。没有临阵杀敌的雄姿,也没有畏敌如鼠的记录。所以,没有当上民族英雄,也没有当上民族败类。评价这种情况,常州话会在“呒抓拿”前再加个字,叫“一呒抓拿”,以强调“一点办法都没有”。

    话说回来,“抓拿”两字,用在叶名琛身上是贴切的,用到别人身上却未必。譬如阿Q,人说鲁迅老爷子是“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”、一呒抓拿,但鲁师是不能“抓”、“拿”他的。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,这两字读音如此,文字却不应如此。

    文字应该怎么写?汉代才子扬雄,留给后人一本叫《方言》的著作,主要收录先秦和汉代的方言、口语词。《方言·卷十》里说:“㘓哰、謰謱,拏也。东齐、周晋之鄙曰㘓哰,㘓哰,亦通语也。南楚曰謰謱。”晋代郭璞老师为其中的“拏也”注曰:“言譇拏也。”

    读书至此,恍然大悟,原来应该写作“譇拏”。

    譇:音:zhā。拏:音:ná。此字与“挐”相通,根据为老乡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拏,各本篆作挐。解作如声。此与前文训牵引之挐互讹也。今正。”因此,本文作“譇挐”。

    解释一下。譇,本义是“语不止”,出处为《广韵》。常州人形容一个人话多,常用的一个字叫“譇”。如果用两个字,就叫“譇嘚”。如女人话多,立即赐名为“譇婆”。三个字,叫“譇到着”、“譇耳朵”。用四个字就叫“譇譇譇譇”,或者叫“譇啦譇啦”。其出处均在此。

    仔细看一下这个字,可以感受到古人造字的妙处——譇者,言奢也。奢,过分、没有节制。话语太多、没有歇日,仿佛天下的道理都在他嘴里,是为“譇”。引申义有三:言不可解也、羞穷也、发怒也。

  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引申义呢?诸位看官想想,一个人在你面前譇啦譇啦,没有节制地说话,你肯定听不懂他要表达的中心意思,于是“言不可解也”。你若嫌他话多,叫他简单点,他就感到羞穷了,也就是感到被羞辱了,就开始发火,于是,“羞穷也”、“发怒也”。

    把“譇”说透了,就可以说“挐”了。

    挐,本义为“持”,也就是“拿着”。扬雄《解嘲》中有“攫挐者亡,默默者存”一说,其“攫挐”,就是被衙役用铁链牵着走。引申义为“糅杂”,说白了,就是“烦乱”。被衙役“拿着”、“拿下”,用铁链牵着在大街上走,此中滋味,不用在下多言,诸位看官都懂,这心情肯定是糅杂的、烦乱的。

    现在来说“譇挐”。

    常州人用这个词,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一定要在前面加一个定语,叫“呒”,白话文叫“没有”。没听说常州人论一个具体的人或事的时候,单独使用“譇挐”的,都叫“呒譇挐”、甚至“一呒譇挐”、“一点呒譇挐”。什么道理?我也想了半天,是啊,什么道理?

    想不通的时候,小学老师就教导过我,去查书。于是去查书。段玉裁老师真是好人啊,他在《说文解字注》里早就说:“譇拏,叠韵字。羞穷也。羞穷者,谓羞涩辞穷而支离牵引。是曰譇拏。”大意是,“譇挐”是个叠韵字。所谓叠韵字,是一定要连起来用,才能表达一个固定意思的词。这个叫“譇挐”的叠韵字,表达的意思是“羞穷”、是“羞涩辞穷而支离牵引”,也就是感到难为情、没话可说。

    恍然大悟啊,读书总是对的啊——为什么“譇挐”不能单独用?是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“难为情”、“没话可说”、“理屈词穷”,而像叶名琛、阿Q等,是从不“难为情”、“没话可说”、“理屈词穷”的。所以,使用这个词,前面一定要加否定词,以强调被描述的对像从来不认为自己“羞穷”。

    碰上从来不认为自己“羞穷”的人和事怎么办,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叫“走为上”。不知诸位看官,以为如何?